明年的某个时候,你会想着要是今天就行动该多好。

明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Yesterday

2014年3月,我离开与自己一起成长起来的公司,迈出舒适区,这年是我de本命年。时至今日,那些抹不去的往事经常在某一个深夜将我拉入一片深思:如果那时的我换成现在的我,我会怎么做?(这是一份拷问自己的文章,只为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以此呈现一份真实的职业日历)

##2011

我是这么过来的,这是成长最快的一年。特别感谢公司的信任,给予你很多机会。也特别感谢Kim. mestar 窗外是冬日的暖阳,兄弟们都在前线出差,平台开发工作也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大牛们(布道者)

###技术点

  • SSH(那些年这货是把屠龙刀)
  • JavaFX 2.0(11年试水,12年试错,13年使用它大刀阔斧开始了客户端平台的研发,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后来离开)
  • Quartz(复杂的Job调度就交给它吧,自己不一定比它好)
  • Grovvy(客户那些说改就改的业务规则,用它实现吧,关键是简单)
  • CAS(耶鲁大学一开源SSO项目)
  • EasyUI/jqueryUI/DWZ(11年选型DWZ,后续由tag军团在12年切换为JqueryUI)

###工具链

  • CVS/SVN/Git(推荐DVCS系列)
  • maven/gradle(借juven的话:团队人少技术好用gradle,人多技术差就用maven)
  • nexus(maven私服)
  • hudson/jenkins(构建服务器)
  • sonar(代码质量分析,持续改进)
  • zentao(禅道)/redmine(任务、缺陷管理)

11年底将这些串起来,改善了开发混乱的局面,很有成就的一年。一直到今天,CI&DevOps依然值得投入。

###做了什么

  1. 合肥,JAC一期MES维护(Jason、Dio)
  2. 柳州,从0到1交付模拟工厂项目(Steven)
  3. 武汉,mestar平台初期建设(Kim、Hal、Vencent)

心得:初期,技术的成长在于拓展视野,始于demo,忠于业务。

Tips: “广度优先而非深度优先”。刚上班的许多同学因为新鲜(摩拳插掌)上来就想把某个问题研究到位,现实往往要求你马上解决问题,不是让你搞研究,推导方程式。(PS:因为没经验,等你整明白,估计要花几倍于解决这个问题本身的时间。这一点关乎你在甲方形象的建设,而要不要把这个问题整明白整多明白算明白,将决定你后面成长的空间。)

##2012

###大事记

  • 3月07日,公司正式成立
  • 6月12日,Martin Fowler REST/DSL/NoSQL(离大神最近的时候,楼下的会议室,我们都去拜神了) Martin Fowler
  • 公司乔迁至光谷软件园(再也没有华工食堂那1.5元一份的热干面解馋了)
  • 加拿大技术团队与JV技术团队频繁交流(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 mestar平台投入JAC二期(部署上做了升级)
  • 基于JavaFX2.0的客户端投入到实际生产环境

###我做了什么

  • 救火(JAC一期),与Leo(测试工程师)驻现场排险
  • RBAC(平台权限部分做了3个版本,深知权限粒度与各种业务坑)
  • JavaFX布道(中途尝试过Flex,太坑)
  • 负责了JAC二期的系统设计,也曾美其名曰架构师,现在回头看自己写过的文档,只有呵呵

12 年在现场排险(偿还技术债)时间比较多,业务痛点迫使你必须深挖技术。忙昏了头脑,半夜做梦都是解决问题。一年下来,不知填补了多少个坑。这是沉淀的一年,确切的讲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工作上可支配资源,技术上知根知底。

###技术点

  • JavaFX(关于制造业车间客户端的研发,即便是今天再选择也还是JavaFX,除非换.net)
  • DWR(反转Ajax)/Comet(今天我会采用socketIO,不采用websocket,X方ie6~8横行)
  • JTA/JPA/Hibernate(这个没啥好说的,业务属性太多,需要具体到问题)
  • RMI(换做今天,在保持编写足够简单和高性能的前提下,它依然是最合适的)
  • Spring(精读部分源码,Context lookup机制,AOP等)
  • H2database开始投入生产环境(这货坑过我,异常关机数据文件会坏)
  • Goagent(终于可以看youtube上的视频,各种大牛的技术分享,伴随我的成长)

##2013

  • 郑州
  • unimax
  • redmine
  • 客户端团队建设

13年,专注于客户端。紧随JavaFX Roadmap,从单纯的技术平台发展到组件化、产品化。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团队也渐渐壮大起来。越来越深入底层,慢慢开始还原技术的本质。

##2014

  • 参与某知名证券公司投研系统开发
  • 交大网教,我要的不只是一个学历
  • 各城市间奔走:苏州、杭州、厦门、天津、嘉兴、北京、重庆、成都。
  • Tech. Dot
    • GWT、html5、angularJS
    • WebSocket/TCP/HTTP
    • Apache Mina/JBoss Netty
    • RabbitMQ
    • ZooKeeper
    • Redis

以前干的就是全栈,现在更像了而已(如果不懂前端MVC的各种js框架,不好意思说全栈)。

#Today

2014年10月,我加入友加。没错,就是友加。上海有那么多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为何是友加。原因很简单,用户体量比较大,3000万。我相信后面应有一个不错的技术团队。于是乎我就来了,然则天有不测风云,十月下旬友加被国信办要求下架整改,11月~12月那是一段没有用户仍然要时刻准备战斗的时期。在这过程中,也有目共睹了各种事,不吐槽,不评论。做事就好…

##只谈收获

  • 终于切换到linux环境下工作了
  • 分布式没想象的那么复杂,当然玩转它真需要你有两把刷子
  • 服务可用性大于一切
  • 选择性的相信第三方会让你事半功倍

2015年的3月,回顾上海的这一年,每一个时刻,都在脑海留有缩影。从传统软件行当转战互联网也算遂了心愿,虽有些瑕疵,但恰恰刚好。Enough.

#Tomorrow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 Steve Jobs.

2016年,也许我就在重庆。

引用图片:http://searchengineland.com/2016-digital-resolutions-212953